近在《香港文學》1月號發表了三首詩,其中之一,〈竹鳥〉,背後有一點故事,跟作家陶然先生有點淵源。去年今日,陶然溘然離世,謹此一記。
2017年6月,陶然傳來馬來西亞畫家朵拉一畫作,邀我為《香港文學》寫封底詩。寫詩,一向隨心所欲,少有應題而寫,更少以畫作詩,但看著那幅畫,因鳥之緣故(個人因素),應允了。6月20日寫就〈竹林,別鳥〉一詩,交回,刊《香港文學》2017年8月號。其實之前兩晚,我先寫了一首〈竹鳥〉,從沒告訴陶然,他不知,這詩當時只一人看過。兩年多後在《香港文學》發表〈竹鳥〉,斯人已逝,只為一點追念。
有興趣可比讀此二詩作,連同那畫。
竹林,別鳥
不是所有鳥都屬於天空
不是所有鳥都放任翱翔
不是所有鳥都喜歡高揚
如你,生性羞怯,更愛低調
隱在闊葉林之中低空飛行,怕被看見
不是所有鳥都喜歡腐肉
不是所有鳥都喜歡飛魚
如你,棲在竹枝上施展輕功
等待一顆果子從樹上掉下
或者一隻昆蟲從枝上走過,好作饗宴
不是所有鳥都銳利如鷹
不是所有鳥都痴情如雁
但你也不錯呀畢竟有一個雙生伴兒
你身上的棕與眼圈的藍也甚美麗
如果轉換姿勢
還可看到你修長的尾巴和尾下的白色覆羽
聽說你還懂得模仿別鳥聲音
因此細小如你,也可成鷺,成鷗
點綴竹林,也可成為主角
2017-6-20
(刊《香港文學》2017年8月號392期。)
竹鳥
給你分配一個角色
你的名字叫棕噪鶥,但更多人喚你「竹鳥」
是的,場景就是一座竹林你的棲息地
你隱在闊葉竹林之中你怕被別人看見
這可關乎角色塑造:你生性畏怯喜歡低調
天空不是你的領域,低飛更適合你的性格
獨個兒太孤獨了我且給你一個雙生伴兒
來,先試一個正面凝鏡
暫時要犧牲你修長的尾巴
和你尾下的白色覆羽
我知你懂得模仿別鳥聲音
但這是默片你這天生本領暫時也只好割愛
我只是不會放過你身上的棕色
和流瀉在你眼內的藍調
待一顆青剛櫟果從樹上掉下
或者一隻昆蟲從枝上走過
你便可轉換另一個姿勢
生命各從其類,在自然速寫之中,
你是配角,也是主角。
2017-6-18 11:02pm
(刊《香港文學》2020年1月號421期)